2025年11月13日,美国杨百翰大学欧洲杯
终身教授黄嘉敏到访欧洲杯
,以“美国高校舞蹈教学的实践与创新”为题开展专题讲座与实践活动。欧洲杯
副院长彭小希、舞蹈系部分师生参加,讲座由舞蹈系主任赵倩主持。
以多元视角探索舞蹈学习新路径
在上午的讲座中,黄嘉敏教授以美国杨百翰大学国标舞队在“黑池舞蹈节”等国际赛事中连年夺冠的亮眼成绩为引,分享了一名基础薄弱的学生从零起步、逆袭成为团队核心的成长故事,生动具象地诠释了“包容性教学理念”激发个体潜能的强大力量。结合自身从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到赴美深造、深耕中西教育理念融合的学术历程,黄教授强调:“舞蹈教育绝非局限于专业技能的单项培养,更应成为连接文化脉络、承载历史底蕴、传递人性关怀的精神纽带。”

“身体思维训练”探索感知维度突破
在实践环节,黄嘉敏教授提出“用身体思考,用大脑舞蹈”的教学主张,设计多维度沉浸式训练模式。双人蒙眼牵引训练中,学生通过触觉反馈与能量传导,深化对肢体协作的感知;流动牵引环节则通过“走、跑、跳”的动态转换与“低、中、高”空间层次的叠加,构建团队信任网络,使参与者切身体验到“感官关联性”在舞蹈创作中的核心作用。即兴舞蹈训练部分,以“盲人”为主题,学生分组抽取《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推拿》等经典文本,创作出《自我》《破》《曙光》《视听漫游记》等舞蹈小品。这种剥离视觉依赖的创作实践,不仅探索了感知美好的新维度,更在协作创作中强化了团队沟通与问题解决能力。


共话舞蹈教育未来
下午,黄嘉敏教授与舞蹈系、音乐系部分教师展开深度座谈。她指出,当代舞蹈教育需突破技术训练的局限,通过概念性教学传递文化历史的厚重感,培养具有审美鉴别力的“通材”。这类人才不仅需精进专业技能,更应具备回馈社会、与时俱进的能力,以多元视角诠释舞蹈的深层价值。


此次学术交流作为舞蹈表演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系列活动之一,不仅为舞蹈系师生带来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方法,更通过具体案例的示范,展现了舞蹈教育在国际交流、跨文化对话、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未来,我院将持续推进舞蹈表演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探索,助力学生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实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成长。